有朋友问我南通有多少带“马”字的地名?我搜肠刮肚地想了一下,有马家府、马家河、马房角、马厂巷、马家巷、马躺路、马鞍山、马港桥等八九十来处。

因为清朝探花进士马宏琦而得名的两块地方都带有“马”字:地步湾西一座大院是他住的地方,人称“马家府”,后来也逐渐变成了地名。其实这里原先是明朝御史、做过湖广巡抚的凌相府宅,后来卖给马家的。马探花的墓地叫“马家坟”,在将军巷西,现在是“财贸新村”所在。墓地旁原先有条河叫“马家河”。 1982年跃龙中学要扩大操场,把河填平了,边上留下了一条巷子,往北还和老山门巷相通,名字就叫“马家河”,以前属于城西街办管辖。
城中有条巷子叫“马房角”,是老东大街上丁古角对过的一条巷子。巷子有两个走向,一个是向北直通富贵巷;一个先向北后向西(它的北面是和它平行的郑家巷)到原来的北市河边上又沿着市河向北通到富贵巷西口。那个位置上有家大家记得的“马房角饺面店”。后来建食品商店大楼,向西的巷子是从南通电影院西平房的最西头酱制品门市部转弯。巷子的得名,是因为这里在清朝是驻通州的最高军事机构总兵署的所在地,所以总兵署的马房也就变成了巷子的名字。另外,在文武巷最东头的地方原先叫“马家田”,它的西边是“佑民坊”。
在西大街地步湾的对过、街南,有两条巷子分别叫大马厂巷和小马厂巷。巷子现在还在,就在和平桥西新亚商场的后头,老的西大街上。这里在明朝时是个马厂,马厂里还有座马神庙,清朝初年马厂已废,只留下了地名“马厂巷”。
南门望仙桥、伶工学社北,以前有条东西的巷子叫马家巷,是因明嘉靖二年进士、嘉靖三十八年户部尚书、南通人马坤而得名。巷子的西头从前还有座马家桥。桥下是一条依弯就弯通南濠河的河,人们也叫它马家河。这条河往东经过望仙桥,顺着现在的望仙桥东巷转弯,从东寺旁边的水关再流到城河里,实际上也是城河水的一个环通,应该是濠河的“二环”。现在“伶工学社”门前往西通附院的马路就是这条河的故道。
“马躺路”在长泰路通往平潮的路上,属于港闸区陈桥街道马躺路村,过去是“十八里河口”所在。长泰路上有座桥,桥名字就叫“马躺路桥”。也不知道是不是传说中胡长龄为了不让乾隆皇帝来通州,骗他说:“那里的河口有十八里宽,外加风高浪急;大树有五里粗,还有毒蛇缠绕;暗桥有三里半长,日里是看不见桥的;路是马躺着的,不是人走的。 ”才有了这马躺路的?
南通的狼五山中西边的第二座山叫“马鞍山”,形似马鞍。其实在100年前它一直是被错叫成了“黄泥山”。马鞍山东有沈寿墓,山上有个著名景点叫“梅林春晓”,现在都被规划在园博园里面了。

以前芦泾公社有个“马港桥”,梨园大队的大队部就在那里。在城山路上原来有块地方叫“马家坝”,后来被改成了“王家坝”,现在叫“解放坝”。这块地方现在是天安花园。港闸区陈桥乡还有块地方叫“马家夹坝”。
还有一些地名中带“马”字,比如:以前西南营拐弯处的“洗马池”;闸西公社国庆大队的“时马圩”。
县里的我不太清楚,但如东县的马塘镇我是知道的。如东以前是属如皋的。马塘也有两处,现在的马塘叫东马塘;还有一处在如皋市桃园镇的马塘村,如城人称它“南马塘”,当地人叫它“西马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