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返回首页
 首页  工美简介 协会章程 理事单位 行业资讯 工美史话 理论探索 艺术名家 珍品赏析 政策法规 下载中心
 热门新闻
1 沉痛哀悼|中国木雕艺术大师陈加国
2 蓝印花开哈尔滨
3 活动|国韵共鉴,掇菁撷华。匠心筑梦,再续华章...
4 资讯 | 江苏省传统工艺美术大师进校园系列讲...
5 关于举办第二届江苏(南通)工艺美术“金菊奖”...
6 关于报送高级工艺美术师申报纸质材料的通知
7 南通扎染博物馆藏品征集公告
8 2023年度南通市工艺美术师中级职称评审工...
 
工美史话 返回上级  
静观沈寿刺绣杰作《耶稣受难像》有感
时间: 2015-05-20     次数: 5179     作者: 高培琴

   要:刺绣艺术家沈寿将西洋绘画中的色彩学、透视学以及医学方面的解剖学等有关科学与东方古老的刺绣技艺相结合,把西洋绘画注重透视、光线及明暗变化的要求与刺绣的用针、设色等技术融为一体,创造出了以“求光”和“肖神”为特点的“仿真绣”。而《耶稣像》则是“仿真绣”中的杰出作品,它以全新的刺绣语言开一代刺绣先风,为近现代中国刺绣尤其是苏绣的发展起到了重大的推动作用

关键词:沈寿  仿真绣  耶稣像

明清以来,苏绣在运用针法、色彩、图案、面料诸方面逐渐形成独自的艺术风格,以“精细雅洁”著称。图案秀丽,色泽文静,针法灵活,绣工细致,形象传神,其技巧特点可概括为“平、光、齐、匀、和、顺、细、密”八字。清光绪年间刺绣艺术家沈寿(原名沈云芝,字雪宦) 将西洋绘画中的色彩学、透视学以及医学方面的解剖学等有关科学与东方古老的刺绣技艺相结合,把西洋绘画注重透视、光线及明暗变化的要求与刺绣的用针、设色等技术融为一体,创造出了以“求光”和“肖神”为特点的“仿真绣”。 民国3年,清末状元张謇聘请仿真绣创始人,苏州的沈寿来通主持女红传习所,培养出较多通派仿真绣刺绣高手。民国3 10(19141921)在“南通女子刺绣传习所”任总教习期间,由她口述、张謇记录编著《雪宦绣谱》,全面总结了沈寿刺绣技艺,其中详述18种基本针法操作要领及其运用,为刺绣史上第一部绣艺技法与理论专著。而《耶稣像》则是“仿真绣”中的杰出作品,它以全新的刺绣语言开一代刺绣先风,为近现代中国刺绣尤其是苏绣的发展起到了重大的推动作用。刺绣艺术家沈寿的绣作《意大利皇后爱丽娜绣像》《耶稣受难像》《美国名优倍克绣像》等馈赠意大利皇室和在美展出,轰动两国朝野,闻名绣坛。

民国3年,清末状元张謇聘请仿真绣创始人,苏州的沈寿来通主持女红传习所,培养出较多通派仿真绣刺绣高手。民国3 10(19141921)在“南通女子刺绣传习所”任总教习期间,由她口述、张謇记录编著《雪宦绣谱》,全面总结了沈寿刺绣技艺,其中详述18种基本针法操作要领及其运用,为刺绣史上第一部绣艺技法与理论专著。
    
有缘目睹苏绣大家沈寿亲绣的这幅《耶稣受难像》的人不由被她的艺术魅力所倾倒。这幅长径53.3厘米,短径38.1厘米椭圆形的《耶稣受难像》是沈寿根据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著名画家琪杜·雷尼所创作的油画《荆棘冠冕》耶稣殉难故事为绣稿而创作的。绣像中耶稣头戴蒺藜,侧面后仰,斑斑血迹渗满发际,双唇微微张开,两眼望向天际,神情忧戚中满怀悲壮。在这幅作品里,沈寿充分采用了光线明暗、色光变化的效果,融西洋画的透视原理于东方艺术苏绣作品之中,并运用刺绣这种独特的语言,把《圣经》上耶稣为大众殉难弥留之际的面部表情刻画得生动、感人,使人看了有一种震撼人心的审美感悟,这不能不说是沈寿绣品独到的艺术魅力!震憾之余,不妨再来欣赏这幅作品在针法、丝理、色彩技巧上所下的功夫。你看,沈寿还在绣制时恰到好处地运用了旋转丝理,并根据耶稣受难时头部侧向后仰时脸部、颈部肌肉肌理大胆施针,采用多种针法处理,做到了转折自然、细腻平服、光彩柔和的绣后效果。耶稣的卷发和胡须也采用多种针法,按头发的梳理方向一针针绣制,平添了画面的立体之感。在色彩的处理上,沈寿除了根据人物受光的明暗层次、冷暖色调的变化而用不同色彩的丝线绣制外,还巧妙地运用了“拼线法”把棕、黄、红、绿、赭多股色线拼成一股合穿一针绣制耶稣的卷发和胡须,并随着丝理转折和不同色彩变化的相互影响,十分形象地表现了受难者发须的质感和卷曲之势。
最精妙的是绣耶稣眼睛时,作者以虚实相融的手法,用旋针、虚实针等几种针法依照其眼睛的形状以及所表达的感情绣,并有意将眼睛中的瞳孔留空不绣,利用刺绣底料的白色来表现眼睛的高光部分,使耶稣的面部的表情层次更加丰富。

《耶稣像》的绣制采用的是传统平针绣法,但要表现油画丰富深厚的色彩就必须使用新的用线方法。沈寿在这幅肖像的绣制过程中创造性地发明了拼色法(即把几种颜色的丝线合并在一起)与镶嵌法(即先用一些丝线虚绣一遍后再逐渐加密),在绣制过程中使各种丝线色彩的深浅、冷暖色调与画中色彩的表现更加一致。比如耶稣肖像的前额部分作者所用的丝线就有红、蓝、紫、灰等好几种,在整个绣制中作者所用的各色丝线就达100多种,如此丰富多彩的丝线在绣像里相互渗透、相互影响,使肖像具有了令人信服的色彩感。

沈寿在她所著的《雪宧绣谱》中对刺绣针法的运用有着很深刻的见解,她认为:针法有定也,针法之用无定也。在《耶稣像》的刺绣中完美地实践了这一理论。她将多种针法有机地组合在一起,按照人物肌理方向、光线明暗、质感要求来施针,对同一部位有时用几种针法来绣。如在绣耶稣眼睛时,眼球部分用旋针来绣,眼白部分则用虚实针去绣,这样就将耶稣眼睛明亮的质感完整地表达了出来,让耶稣的形象更加生动、感人。

由于这件绣品以头像为中心,丝理按放射状处理,色彩又由浅黄色向外逐渐自然过渡到藕色,因此欣赏此像时不管光源来自什么方向,都不会造成反光的不适。于此,可见沈寿刺绣技巧之高超,也难怪能一举获得国际大奖。

感情是一个人思想与思维的综合体验,在个人感情的作用下,其艺术作品就会被赋予创作者本人的主观意愿,从而使作品能够展现其更为丰富复杂的内容,以此获得长久的艺术魅力和美学价值。所以,越是投入自己感情来进行创作的作品,就越能让所创作的作品表现和保持其震撼人心的审美感悟。沈寿创造的以《耶稣像》为代表的仿真绣,用全新的刺绣语言和艺术形式开启了近现代中国刺绣的新起点,为刺绣艺术的发展和转型,为刺绣的多元化、艺术化奠定了一个坚实的基础,在中国刺绣的历史长卷中留下了承前启后的崭新篇章。



关于本站  |  网站地图  |  收藏本站  |  联系我们  |  网站声明
Copyright 2013 南通工艺美术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江苏省南通市崇川区学田南苑36栋103室 苏ICP备13063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