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返回首页
 首页  工美简介 协会章程 理事单位 行业资讯 工美史话 理论探索 艺术名家 珍品赏析 政策法规 下载中心
 热门新闻
1 南通“五月风”文艺展示月开幕 推出62项精彩...
2 南通市第十九届“五月风”文艺展示月开幕
3 南通看展丨南通市第十九届“五月风”文艺展示月...
4 沉痛哀悼|中国木雕艺术大师陈加国
5 蓝印花开哈尔滨
6 活动|国韵共鉴,掇菁撷华。匠心筑梦,再续华章...
7 资讯 | 江苏省传统工艺美术大师进校园系列讲...
8 关于举办第二届江苏(南通)工艺美术“金菊奖”...
 
政策法规 返回上级  
保护知识产权,促进紫砂艺术创作与发展
时间: 2014-05-09     次数: 1813     作者: 本站原创

 江南宜兴,在6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时期,这里的先民们开始烧造陶器,数千年薪火不断。紫砂,是全世界独一无二的特种陶土,是大自然赐于宜兴人的天然资源,所以成就了宜兴紫砂的特殊与珍贵,因而也便有了“人间珠玉安足取,岂如阳羡溪头一丸土”的说法。

    紫砂壶的兴起与中华民族的饮茶风气紧密相连,交相促进。北宋梅尧臣《依韵和杜相公谢蔡君谟寄茶》诗中写道:“小石冷泉留早味,紫泥新品泛春华。” 欧阳修也有“喜共紫瓯吟且酌,羡君潇洒有余情”的诗句,可见紫砂文化与中国古典茶文化,诗文化,酒文化都紧密相关、不可分割,已融为中国古典文化中的一部分。
    紫砂壶的制作历经了几千年的传承与创造,涌现出了一批难以计数的紫砂陶艺师,其中真正把宜兴紫砂壶器领入艺术殿堂的是供春。供春幼年曾为进士吴颐山的书僮,他天资聪慧,虚心好学,随主人陪读于宜兴金沙寺,闲时常帮寺里老和尚抟坯制壶。传说寺院里有株银杏参天,盘根错节,树瘤多姿。他朝夕观赏.乃摹拟树瘤,捏制树瘤壶,造型独特,生动异常。老和尚见了拍案叫绝,便把平生制壶技艺倾囊相授,使他最终成为著名制壶大师。供春以文人的眼光审视紫砂壶器,第一次运用“师法自然、超越自然”的理实主义创作手法,创制了“树瘿壶”。此壶呈栗色,如古金铁。嘴、把仿树枝弯曲形状,壶体朴雅古茂,酷似百年树瘿。“供春壶”的出现使紫砂壶器在艺术上迈上了一个台阶。由器成艺,开创了“花器”壶艺流派。由此宜兴同时期的制壶工匠们,借鉴供春以自然物象为第一素材,融入自然思想情感,创制“供春壶”的成功经验。以瓜果、花卉的筋纺和花瓣为基础,创作了瓜、棱、菊花、水仙等茗壶,称之为“筋纹器”与光器、花器并存于世,形成紫砂壶艺的三大主流流派。这便是紫砂壶外观造型设计上的一个初步发展历程。
    进入当代社会以来,紫砂制壶业更是有了大步的发展。在筋纹器、光器和花器的基础上,推陈出新,在造型设计上大花心思,创造出了许多让人惊叹的新品,紫砂制壶业的文化价值和商业价值也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
    在面对传承的同时,我们也不得不提到一个问题,那就是有关紫砂制壶的知识产权保护。之前的几百年甚至几千年,我们的先人们都没有提出这个问题,但并不意味这个问题不重要。作为一种民间工艺,传承是它的重要使命,因而仿制似乎成为传承的重要手段,并被普遍接受与认同。但随着新世纪商业环境的变化,鼓动肆意的仿制无疑将会成为一件弊大于利之事。
    在讨论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应当明确,传承并不意味着模仿和抄袭。紫砂壶素来有“圆非一式,方非一相”之说。当今社会,紫砂壶的创作已经远远超出了基础工艺的范围,更多的是一种艺术创作。好的紫砂壶不是一件用泥巴塑起的冰冷容器,而是融入紫砂创作者的才思和心血以及各种文化元素的活生生的、带有感情的艺术品。或是融合了书法、文学、美术等古典文化,或是融合了天文、地理、科技的先进文化,亦或是融入了当代社会的生活百态。一把简单的壶的制作却不简单,背后体现的是制壶者的文化底蕴、对社会生活的观察和认识、对制壶技能的掌握与应用以及对创新思维的培育,所以两个不同的制壶艺人就一定只能做出两把不同的壶。
    很多制壶大师擅长做传统老款,但做得有自己独特的气韵,甚至是对传统的一次极大的超越。因为他们虽然是制作的传统器型,但是在制作的过程中加入了自己对这一器型的理解,对其所包含的文化意义进行了思索并且把自己的理解容入壶中,形成独有的气韵和风格。制作传统器型,看似是一种不甚费力的偷懒之举,实质上想要做好绝非易事,甚至比独创的更见功力。
区分继承传统和肆意仿制并不困难,因为肆意的仿制只是在利益驱动下不假思索的模仿,并未能够传承精髓,甚至是流于粗陋,它于紫砂艺术的发展是有害的。
    肆意的仿制首先侵害了紫砂艺人的商业利益。作为艺术品的紫砂壶,同时也是一种特殊的商品,它具有价值,它的价值不仅包含制作者所花费的时间,更是凝结了无数的才思和心血,而后者是无法用金钱来衡量的。这正是紫砂壶屡屡拍出高价的原因,艺术品是无价的。这因为有了无数高价甚至天价紫砂壶的出现,一些人在利欲的驱动下肆意仿制。大量的机械复制,在短期内或许能够获得较大的商业利益,满足了低端消费者的需求。但是,我们应该正视的是,仿制既是对首创者的不尊重,也是对知识产权的漠视。它使得紫砂壶的原创性受到了损害,直接损害到创作者的商业利益和艺术成果。
    肆意的仿制侵害了紫砂创作者进行精神创造而付出的努力。之前我们已经讨论到,紫砂作品不仅是商品,更是艺术品。而艺术品依赖艺术家的创造。肆意的仿制无视紫砂创作者的劳动和才智,使得原作者的积极性受大了极大的打击。如果一个艺术家整天忙于打假,还怎么会有精力去进行创作?而他们的姑息也使得抄袭模仿之风愈演愈烈,最后一些才华平平的紫砂制作者便会认为模仿是理所当然,于是便不思进取,一味模仿,更有甚者会画虎不成反类犬。
    任何一门艺术,如果缺乏创新必将趋向没落。紫砂艺术亦是如此,如果不注重对紫砂业知识产权的保护,那么越来越多的紫砂艺人就会失去创新的热情,互相抄袭和仿制只会让紫砂文化堕入不可自救的深渊,最终将失去发展的动力,成为一潭死水。
    因而,作为一名当代的紫砂人,首先应该做到自律,顾景舟等一代大师都是秉承“做壶先做人”的原则,不仅以技服人,更是以德服人。作为一个紫砂人,应该以创新为荣,因为只有自己创作出来的,才是真正属于个人的作品。而那些抄袭之作必将被紫砂的历史所遗忘。
    在当今时代,仅仅靠自律或许并不够,因此提升法律意识也是极为重要。我国早就颁布了《知识产权保护法》,作为一位紫砂工作者,了解知识产权保护相关条例极为重要。它不仅是保护自己的权利,避免侵害到他人的权利,更是保护宜兴紫砂的名誉,促进宜兴紫砂的良性发展。2007年宜兴已为“宜兴紫砂”申请了地理标志,成为宜兴所有紫砂从业者的集体知识产权,近几年也已有个别紫砂艺人意识到了知识产权保护的重要性,如近期宜兴市天逸艺术馆以民间形式为一大批紫砂从艺者申请了专利,这是一个良性发展的好征兆,同样也是未来发展的一个大趋势。
    制定相关的行业协定也是保护紫砂艺术知识产权的一个重要手段。互相监督,共同进步。相信在天逸艺术馆的号召之下,会有更多的紫砂人加入到维权行列。
    要提高宜兴紫砂壶艺的文化品位,就要永葆其发展态势。希望在整个紫砂从艺者的努力下,能够出现更多紫砂精品,为宜兴紫砂更添精彩成就。

[相关链接]作者简介
    季益顺,研究员级高级工艺美术师,江苏省工艺美术大师,江苏省人大代表,紫砂行业协会壶艺专委会副主任,收藏鉴赏专委会副主任。1960年生,1978年进宜兴紫砂工艺厂,师从高丽君学艺。曾进修中央工艺美术学院造型工艺。其作品作以新、特、精、巧和实用著称, 他把紫砂艺术融于生活之中,把高雅的艺术有机地与“日用”相结合,让“壶”的品茶功能在艺术氛围中完美地发挥,创立了花素相融、赏用皆美、情趣灵动、风格独特的“季益顺壶艺流派”。



关于本站  |  网站地图  |  收藏本站  |  联系我们  |  网站声明
Copyright 2013 南通工艺美术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江苏省南通市崇川区学田南苑36栋103室 苏ICP备13063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