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返回首页
 首页  工美简介 协会章程 理事单位 行业资讯 工美史话 理论探索 艺术名家 珍品赏析 政策法规 下载中心
 热门新闻
1 蓝印花开哈尔滨
2 活动|国韵共鉴,掇菁撷华。匠心筑梦,再续华章...
3 资讯 | 江苏省传统工艺美术大师进校园系列讲...
4 关于举办第二届江苏(南通)工艺美术“金菊奖”...
5 关于报送高级工艺美术师申报纸质材料的通知
6 南通扎染博物馆藏品征集公告
7 2023年度南通市工艺美术师中级职称评审工...
8 搭建非遗时尚延展之桥,开启校企课程融合之门
 
工美史话 返回上级  
在工作实践中学习和继承沈绣艺术
时间: 2015-05-19     次数: 5043     作者: 高 培 琴

   要:沈绣(仿真绣),是汉族刺绣工艺之一。沈绣(仿真绣)作为苏绣的一个分支,这得名于它的创始人清末民初的刺绣艺术家沈寿。沈绣(仿真绣)继承了传统苏绣的风格,体现了苏绣艺术的平、齐、光、亮等工整细腻的特点,2008年沈绣南通仿真绣)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关键词:沈绣艺术  实践  传承  保护  述略

刺绣这一古老的传统工艺,流传至今已有几千年的历史。一九一四年,我国著名的教育家、实业家张謇先生创办的女红传习所,聘请了沈寿女士来通教学,传授刺绣技艺。沈寿运用西洋美术原理,根据物体的阴阳、虚实变化,把不同的针法和色彩,用于刺绣实践中,创造了具有独特风格的沈绣艺术。沈寿不仅是一位出色的刺绣艺术家,而且还是一个富有实践经验的刺绣教育家。在教学中,她主张“外师造化”,注重培养学生观察事物的能力。在她的精心教诲下,南通女红传习所培养了许多刺绣人才,南通工艺美术研究所老艺人宋金玲、巫玉等,都是沈寿的嫡传弟子。经过几代人的传承,南通新一代的刺绣艺人不断创作了许多具有较高艺术品位的刺绣新品,使沈绣艺术得到长足的发展和提高。

沈绣主要特点是“细、薄、匀、净”,运用仿真像的技法,在粗细虚实结合,明暗处理上都达到了很高的水平。

沈绣常用的针法主要包括:单、双、散、虚实套针、铋针等,不同的针法所产生的机理效果不一样。

在刺绣时,作品的丝理,排列方向和疏密的程度不同,折射出来的光质也不同。所以要绣出一幅好作品,首先对画稿要作深刻的分析和理解,然后是科学巧妙的运用针法和丝理的排列方向。

我是1972年进入南通工艺美术研究所学习刺绣艺术,师从原南通女红传习所老艺人、沈寿的嫡传弟子巫玉、李撰仪老师。通过老师多年的严传身教,使我逐步学习和掌握了沈绣“仿真绣”的基本针法和刺绣技艺。

1986年,京剧艺术大师梅葆玖看中了南通工艺美术研究所一幅名为《贵妃醉酒》的仿真绣作品,该作品是老艺人庄锦云所绣,为研究所的保留作品。为满足梅葆玖大师的要求,研究所把复制的任务交给了我。

在《贵妃醉酒》绣制的过程中,我不断向庄锦云老艺人请教,运用多种针法:如套针、铋针、打籽针等。在刺绣贵妃头上凤冠的珠宝时,为了体现它的饱满和明暗度,我采用先打底,然后再运用丝线的深浅手法来处理,从而达到了理想的效果。

《贵妃醉酒》人物脸谱是该作品的重要部分,色彩丰富,层次分明。既要绣出京剧脸谱的特殊韵味,还要绣出梅兰芳大师的端庄容貌。我先采用色块表现,根据受光的明暗层次,把人物的五官先定位好,然后层层相加,增加层次感和色彩感。绣制五官时,为了达到理想的效果,我采用先虚后实,反复韵色,用线精细等手法,绣出的人物神态生动逼真,作品完成后即被梅葆玖先生收藏。

1993年研究所接到一批台商订购的刺绣任务,我参与了大型作品《极乐世界》的制作。这幅作品高2.8米,宽1.4米,人物众多,景物繁复。画面正中为三圣像:阿弥陀佛、观世音菩萨及大势至菩萨。三圣像四周是声闻弟子。画面上半部分为妙华宫殿、众宝楼阁和一些漂浮在虚空中的景物。在琉璃宝地的正前方,也就是画幅的下前方部分,还有一个大莲池会海图,有七重栏、七重罗网、光现花幢、光现宝幢;另外还有十四支出水的摩尼宝珠,宝珠在佛光中出现化鸟,池中还有神龙缠绕。

在制作过程中,为使作品达到尽善尽美的境地,我们在技术上不断探索,不断创新。整幅作品运用了单套、双套、盘针、铋针、打籽、刻鳞针、乱针等手法,从而使画面人物表情生动,形态各异。另外,我们还在认真解读原作画意的同时,将人物的明暗部位运用多种色线,反复韵色,充分利用丝线的光泽增强人像的立体感,从而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由于该作品宏大精美,由五名刺绣人员合力三年才制作完成,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幅绣面色彩研丽,平复光滑,树木宫殿与圣众菩萨之间虚实互补,列序有秩。同时将净土诸经所阐述的极乐世界,胜妙景观,钜细摩遗地,一一呈现出来。作品受到我国著名刺绣研究家,苏州刺绣研究所所长顾文霞及南通市马汉坤副市长的一致赞赏,该作品已由台商张素兰女士收藏。

本人从事刺绣工作四十多年来,一直工作在刺绣研究创作的第一线,大部分作品为外商订购,为沈绣艺术的发扬光大作出来一定的贡献。

1996年以后,由于南通工艺美术研究所体制改革,刺绣人员基本解体,很多专业人员转行。但是我们始终没有放弃,组成了四人的小组,承接一些内外商的刺绣作品。由于我们的执著的进取,不但解决了生活温饱,更重要的是没有荒废自己多年一直追求的沈绣艺术。近年来我们相继完成了《地藏菩萨》、《弥勒佛》、《大像观音》、《叶子观音》、《石头观音》、《宫乐图》等大量作品,特别是2002年中央电视台三套《走进幕后》摄制组,还专门来我们的刺绣场地进行采访拍摄,节目的播出,不但宣传了南通,同时也提高了沈绣艺术在全国的知名度。

《仿真绣》是沈绣艺术的精髓,现已成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为了更好的研究、传承和保护这门古老璀璨的民间工艺,我积极参与沈寿艺术馆及南通市、崇川区非遗保护中心的保护传承活动,走近大学、走近军营,向当代大学生、部队战士展示沈绣艺术的魅力所在,宣传非遗保护传承的重要意义。实实在在为沈绣艺术的发扬光大不断奉献自己的微溥之力。



关于本站  |  网站地图  |  收藏本站  |  联系我们  |  网站声明
Copyright 2013 南通工艺美术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江苏省南通市崇川区学田南苑36栋103室 苏ICP备13063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