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梦之舟”的整体构思以象征着中国五千年文化、艺术和传统积淀的 江南三大名楼 之一的滕王阁为主体,以行进中的神舟让历史昭示未来,表达中华儿女内心深处对“中国梦”的集体诉求和对美好未来的殷切期盼。
在设计上,“圆梦之舟”特别重视人与自然的融洽相亲。主体楼阁相当开敞,楼内楼外空间流通渗透,环绕各层有走廊,供人登临眺望;层层屋檐、迂回走廊,减弱阁体升腾的动势,使之时时回顾大地;凹曲的屋面、翘弯的屋角避免了造型的僵硬冷峻,优美地镶嵌在大自然中,仿佛自己也成了天地的一部分,寄寓了人对自然的无限留恋;登临舟上,可观“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可听“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全阁共有28个内外转角,结构精巧,造型华美。歇山顶式重檐,向外挑悬的斗拱,庄重而又华丽、轻盈又不失稳重。整部作品,集亭台楼阁精髓于一体,典雅大气,远观近瞻,无不流光溢彩。

在技法上,“圆梦之舟”融入传统建筑理念,采用榫卯结构工艺架构全局,舟身和楼阁显得沉雄劲健,气势恢弘;纯手工雕刻,浅雕、浮雕、镂雕并举,刀法圆熟,细腻生动,使得整个作品层次分明、光滑和顺、棱角出清,形神兼备。舟上木雕的旗子栩栩如生,仿佛在风中飘扬;几十个小铃铛随风摇曳,似乎在叮咚作响。在门窗隔扇、回廊舟侧、宫灯瑞兽等细微之处,镂空雕刻,细若蚊足,惟妙惟肖之处无不彰显出雕刻者独特匠心和精深的艺术造诣。
“圆梦之舟”通体使用名贵的紫檀木雕刻而成,赋予其无与伦比的高贵典雅气质;黄檀雕刻的龙凤呈祥、五福齐天、吉祥如意、吉庆有余点缀其间,明暗有致,气韵生动。“圆梦之舟”长4.18米,历时两年,耗费数千工时而成,创下了红木雕刻创作之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