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工艺美术师 南通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南通仿真秀)代表性传承人 花 丽

以宋代佚名翎毛画佳作作为绣本创作而成的《子母鸡图》,是沈绣传承人新的尝试和创新。
绣品中一只母鸡,引领着五只孵出不久的小鸡在地上漫步啄食。母鸡雪白的羽毛蓬松亮丽,目光充满着慈爱。小鸡则稚嫩怯弱,依偎在母亲的羽翼保护下。鸡妈妈似乎有点紧张,从它微颦的眼神中能感觉出母性的忧虑,与孩子们瞪圆的眼睛很不一样。小鸡们在妈妈的周围,一个个缩头缩脑,不敢走远的模样,都还有些懵懂。虽然绣的是子母鸡,但欣赏到的却是母亲的眼神与子女对母亲的依恋。作者寄情于景,把生命意识贯注到作品中,有着浓浓的人情味;审美上追求妙得其真,追求自然生命的气韵,并将自己的主观精神和情感融入其中,使画面充满了诗意。绣幅虽小,却以小见大。
刺绣《子母鸡图》用深灰色绢料作背景,以齐针斜绣,丝毛针、套针,铋针为主,局部施用了鱼鳞针法;不同的次白色线,由浅到深、下淡上深、深中带淡、层层施色。用打籽针来表现出的鸡冠,丰满逼真。经过沈绣仿真技法的独特处理,绣出了母鸡羽毛的细腻层次和光彩质感;而稚嫩可爱的小鸡则呈现出毛茸茸的光鲜与活灵活现的神韵,更加突出了母爱与生命的主题。画面上的题款及印章也绣得精致到位。
整幅作品细腻、流畅、精致,充分体现了南通沈绣“齐、匀、光、平、密、和、顺、细”的超高技艺水平,既准确保留了原画的神韵,又比原画更为丰满传神、富有立体感,达到了艺术与欣赏的完美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