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返回首页
 首页  工美简介 协会章程 理事单位 行业资讯 工美史话 理论探索 艺术名家 珍品赏析 政策法规 下载中心
  学会专场
  理事单位
  培训专栏
  单位推荐
  理论探索
 热门新闻
1 沉痛哀悼|中国木雕艺术大师陈加国
2 蓝印花开哈尔滨
3 活动|国韵共鉴,掇菁撷华。匠心筑梦,再续华章...
4 资讯 | 江苏省传统工艺美术大师进校园系列讲...
5 关于举办第二届江苏(南通)工艺美术“金菊奖”...
6 关于报送高级工艺美术师申报纸质材料的通知
7 南通扎染博物馆藏品征集公告
8 2023年度南通市工艺美术师中级职称评审工...
 
理论探索 返回上级  
还缂丝一个完整的风貌
时间: 2016-02-06     次数: 1701     作者: 艺博网

 【内容摘要】缂丝距今已有二千五百年的历史,是中国四大特种传统工艺品之一,已被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之中。经过那漫长的发展历程,缂丝从单一品种扩展到七大类,虽然这七大类各自都有较明显艺术特征和独特的技法,但它们有一个共同的技法特征--俗称“通经断纬”(实际为通经回纬)。“通经断纬”是缂丝的灵魂,因为拥有了这一经典技法才使“以梭代笔”成为可能。这七大类缂丝品种的存在,才是缂丝绚丽多彩全貌,才是缂丝二千五百年历程的再现。

 

  一、何为缂丝

  当今社会中知道缂丝的人不多,能理解“缂丝” 两字的真正含意的人更是少之又少,甚至还有好多人不知道这个缂字怎么读。这样的情况我们经常碰到,有的读“革”有的读“缫”总之什么都有,甚至把缂丝看着为刺绣,这不能不让我们做缂丝人感到心痛,普及与宣传缂丝任重道远。

  缂丝是中国四大特种传统工艺品之一,为何身处于这一窘境,究其原因不外乎三大点:第一难度大、第二价位高、第三量少。

  1.难度大,缂丝的制作方法看似简单,一台木织机,几十把小木梭,就可以织缂丝了,但其中的技法特别复杂,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掌握的,既使掌握了,如何运用,这又是一大难题。要学缂丝,一般数月,能协调手脚,并能掌握一些基本技法,但要磨练出一名合格的缂丝艺人多则数年长则十多年,才能见效。宋代皇帝宋徽宗曾为一幅缂丝作品赋诗一首:

  雀踏花枝出素纨,曾闻人说刻丝难。

  要知应是宣和物,莫作寻常黹绣看。(刻丝即为缂丝)

  从这一首诗中就可以领悟到二点,一是难,二是不要把缂丝当成刺绣看。

  2.第二价位高,刚才说的第一点难度大相应的制作缂丝作品的工期就长,缂丝的耗时久,必然就会造成缂丝的价值高,古人说缂丝是“一寸缂丝一寸金”就很形象的说明了这一点。

  3.第三点,量少,因上述两个原因,能学会学好缂丝技术的人少,再说完成一幅精美的缂丝作品既耗时又耗工,宋代荘绰在"鸡肋编"一文中讲:妇人一衣,终岁可就。在古代,织一件缂丝衣服要花一年的时间。由此可见,缂丝制品从古至今产出少,其精点之作更是少又少,能见到它甚至拥有缂丝制品的人与刺绣品相比真可为凤毛麟角。这三点是相互作用和对应的。基于以上三点,足可以说明缂丝虽身价精贵,但又不为众人所深知的原由。

  “缂丝” 中的“ 缂” 字为技法,“丝” 为原料。“缂” 在中国古代文字资料《玉篇》(该书出于公元543年)中解释为“佚也织纬也” ,佚--缝、补缀也。缀--连也、缉也。在日本称缂丝为缀,如明缀、本缀,与中国的缂丝两字是同出一辙。缂的技法说白了就是用通经回纬的基本技法,根据图案把各种相关联不规则的色块进行有序地填补,色块和色块之间形成了通经断纬。在填补过程中要注意顺序,要兼顾左右相邻色块的出路,各个色块要和谐共进,作品需要各色块之间还要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使颜色更和谐,更具有渐变的感觉。举个例子来说,缂丝制作就像玩俄罗斯方块游戏一样,要根据顺序来填满,当中不能有漏填的空档。不过缂丝制作的难度更大,不但要使纬线织满经面,而且要根据图稿的要求,不断的变化色线,並运用各种技法使作品栩栩如生。明代著名的画家董其昌形容缂丝是“以梭代笔”,所以艺术修养成度高低,决定了缂丝作品艺术价值的高低。

  “缂丝” 到1736年乾隆期间出版的《红楼梦》中还在使用“刻丝”两字,在明代周祈的《名义考》中曾经倡导使用缂丝中的缂,“刻之义未详,《广韻》‘缂乞格切,织纬也’ 。则刻丝之刻,本作缂,误作刻。”该名称在清代中后期才广泛使。用而缂丝之前为什么用刻丝二字呢?历史上具有代表性解释的文字记载及为宋代庄绰的《鸡肋篇》:“定州织刻丝,不用大机,以熟色丝经于木杼上,隨所欲作花草禽兽状。……承空视之如雕镂之象,故名刻丝。” 最关键的是后面面这句“承空视之如雕镂之象”,其深意就是把缂丝对着光亮看,能清晰地看到各个色块之间的缝隙,而漏出光形成雕镂的现象,尤如刀刻一样,所以叫“刻丝”。当然历史上缂丝还有其他名称,如克丝、剋丝、隔织等等。

  二、缂丝的发展历程

  缂丝的发展已有二千五百年左右的历史,而缂丝中的“缂”的技法可追溯到更远。长时间在学术界,为缂丝中的“缂”的起源纷争不断,可以说其佐证甚多,但很难说清原由,现在我们只说缂丝。缂丝,缂为技法,丝是原材料。丝的起源为中国,这是大家都知道的一个不争的事实,3300年前的殷商时期已开始大面积植桑养蚕,养蚕就是抽丝织绸。蚕丝的最大特点纤维长而细,柔软性极高,有光泽,这就为缂丝的起源建立了良好的原料基础。缂丝是经纬交织品,我经常讲缂丝说白了就是织布基础上,由于有了缂的技法产生,形成一种独特的纺织物,它源于纺织物,但又高于纺织物,缂织的图案几乎无所不能,历史上称它为“织中之圣”。随着缂丝技法的逐步提高与开拓,缂丝的运用范围更加广泛,由原来的实用工艺品逐渐发展到欣赏品及艺术价值更高的收藏品。

  缂丝发展到宋代已发生了质的变化,因为技法的多样性,表现画面能力更加丰富与精彩,因此而产生了许多具有代表性的传世佳作,众多专家称其宋缂丝。宋代缂丝有如此跨越步的发展,根本原因有两点。其一是有良好的社会环境和文化氛围。其二是唐朝时期为它奠定坚实技术基础。2007年,我们曾为日本复制了一套中国唐代的缂丝袈裟,这套袈裟在九世纪(唐朝末期)由日本空海法师带回日本,现存日本京都教王护国寺(東寺)堪称“特级宝物”,该套缂丝袈裟在日本全称--犍陀榖系袈裟。这套缂丝袈裟由二十一片组成,每片通体平整挺括呈罗纹状(又称瓦楞地沟纹),并出现了多种缂丝技法,如木梭戗、掼织法、并线法,尤为更突出的是假缝技法。

  到宋代中后期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南移,缂丝生产技术也隨之在长江三角洲周边立足直至现代,从那时起北方缂丝业逐渐消声灭绝,带有浓厚北方特色的宋缂丝也隨之被遗失,只留下了千年历史的一个个脚印。台湾国立故宫博物院院长周功鑫在所著缂织风华一书中写到,缂丝技术,因近世已失传。他所指的缂丝是宋缂丝也就是我们说的本缂丝。

  随着缂丝的南迁,这一方人逐渐改变了缂丝原有北方铿锵大气风貌,增添了南方那绵柔甜丝感觉。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这一方人又创出这一地方特色的人文文化,这就是人文文化的自然定律。从明代至今形成了独特的缂丝--明缂丝。本缂丝与明缂丝,就像人们常说的南米北面、南糕北饼、南甜北咸、南圆北饺,饮食文化如此,其他方面也必然跳不出这一自然定律,如戏剧,北方的京剧和南方的昆曲及越剧等,这南北两方的戏曲风格和唱腔有迥然之别。南北的差异,不存在谁好谁坏,只有共存共荣,才能共同烘托出中华民族绚丽的人文文化。

  三.本缂丝的艺术特点

  本缂丝与明缂丝为中国缂丝中的两大主流品种,“通经回纬”技法是它们的基石,“通经断纬”现象是它们的共性。有好多资料说缂丝是通经断纬其实是不对的,至少说是不完整不全面的。整个织造过程中是通经回纬,用木梭引线来回穿梭,只有色块和色块之间才表现为通经断纬。

  本缂丝,有些专家称其为宋缂丝,我们仍认为称该缂丝品种为“本缂丝”较妥当。本是原本,本来的意思,本缂丝为缂丝领域中的活化石,它承载了缂丝发展的全过程,依它为基础,缂丝领域分别延生出其他品种,如明缂丝、絽缂丝、絨缂丝、引箔缂丝等七大类品种。虽然本缂丝在宋代之后逐渐被人们偏废,但它的技法灵魂尤在,还不时被人们所用。

  辽宁省博物馆的资生研究员朴文英老师,在一篇“两件缂丝牡丹尚析”一文中讲:“……,所以织物表面有瓦楞地沟纹效果,这是南宋以前的特点”。她所讲南宋以前的特点,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宋代缂丝的特点,即本缂丝的特点。本缂丝的表面特征明显,通体呈现罗纹档(历史上又称瓦楞地),面料平整挺刮,大气又不失细腻和精巧。虽然整体比明缂丝厚重,但处处蕴藏着精致之处,耐人寻味。从本缂丝身上折射出中国艺术的妙境,在形体之外妙处四溢。老子说过:“大巧若拙”,这是一条深刻的哲学道理,难得人们给本缂丝的评价:“雍容华贵,唯妙大气”。

  本缂丝与明缂丝制作区别,在三个方面尤为突出。

  1) 原材料的规格区别;本缂丝原本从缂毛、缂棉、缂麻的基础上转化而来,所以用线较粗。经线一般都加强捻,捻度为12捻/Cm-13捻/Cm,经线由8x2或10x2制成(所谓8x2或10x2即16丝或20丝构成)。纬线一般为低捻,捻度一般在5-6捻/Cm,捻向与经线相反(纬为S向,经为Z向)。纬线由12x2或15x2组成。经密度根据作品需要,一般在13根-18根/Cm左右,甚至还有超过20根以上。明缂丝从元代开始经纬线明显变细,一般明缂丝经线为5x2或3x2制成,低捻。纬线一般为8x2,几乎无捻。

  2) 制作方式和要求的区别。本缂丝要求面料平整挺刮,所以经面张力要大,一般为100克/根(每根经线承担100克的拉力),所以本缂丝的经线较粗,捻度较大,拉力大否则承受不了这么大的张力。出梭时的纬线与经线夹角成50度(与面料成40度角),无论做画面或素地都得保持这个角度,否则面料无平整而言。角度大经面松表面起泡,角度小经面会收缩变窄,使无法继续织造。有些专家讲,本缂丝的罗纹档(瓦楞地)现象是因为经线粗产生的,这是个误解。我们在几十年的制作过程中得到了答案,其根本原因就在于经线张力大迫使纬线弯曲,形成了纬包经现象,再加之每出一梭的角度相同,这样必然使经线间含纬线的长度相等,这自然就形成罗纹档(瓦楞地)现象。而明缂丝的制作手法,就没有本缂丝要求这么高了。明缂丝经线细捻度低,承受不了多大的张力,而且出梭角度小,织出来的面料呈平纹状。

  3) 所用工具不同。本缂丝延续了土布织机原理,机台用料结实,做工讲究,横平竖直不能有半点马虎,否则织不出好的缂丝面料。本缂丝机台宽与长的比例为1:1.6,而明缂丝的机台为1:1.24,相对来说本缂丝的机台比明缂丝的机台要长,因为长而为增加了经线张力提供有利因素。

  综上所述,本缂丝的制作要求与条件比明缂丝要高得多,我们可以从“本缂丝”的织造中略领出汉唐北宋时期巍巍大国的风范。

  四、缂形织意 经天纬地

  纵观中国缂丝2500年的艰辛发展史,一代代缂丝人用千年艰辛逐渐形成了本缂丝(也有人称之为宋缂丝)完整的制作体系,并注就了一代辉煌,为经后的缂丝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可惜在800多年前却被逐渐淡化,离开了人们的视线。可悲的是,从唐朝时期传播到邻国的本缂丝却视之如宝,一直延续至今。这不能不为之反思。

  复活本缂丝是我们缂丝人的责任,还缂丝一个完整的风貌是我们的希望,坚守与发展却要耗尽我们一生的心血。坚守与发展是相辅相成的两个方面,要守住必须要发展,要让古老的传统工艺铸就新的生命力,要让它焕发出绚丽的光茫,来适应当代的审美观与需求,只有市场的接纳才有坚守的可能。2008年我们与北京品牌时装公司合作,制作了一批缂丝服装,该系列缂丝服装在《2009北京国际时装周》惊艳亮相,一举轰动了北京各大媒体。中央电视台播放了该发布会的盛况,各卫视也先后播出。中国纺织工业协会会刊--《纺织服装周刊》对此评说:王玉祥制作完成了2009NE.TlGER华服系列的缂丝工艺部分,中国缂丝文化第一次如此完美地展现在国际时尚界面前,这也是中国奢侈文化完美的体现。其中有一件集七种缂丝品种与一身华服《鸾凤双栖牡丹》2010年被首都博物馆珍藏。为了扩大对缂丝尤其是本缂丝的宣传力度,从2008年到2016年我们积极参加各大展览会,分别获得世界大奖两枚,国家级金奖两枚、银奖一枚、铜奖一枚,省级金奖六枚、银奖三枚、铜奖一枚、市级金奖等2013年获市政府颁发的文学艺术奖。2013年年底,南京博物院建院八十周年大庆,成立非物质文化厅邀请我们代表世界非遗项目参展并作长达两月的现场操作演示,参观者络绎不绝,许多老者激动地说:活了这么多年,第一次看到在土布织机上织出如此漂亮的画,真唯国之宝贝,你们真得好好保护。我们为此十分欣慰,这是民众对我们最大的褒奖。

  许多媒体称我们是传统文化的拾荒者,素不知我们拾到的可谓“技可进乎道,艺可通乎神”的国之瑰宝。我们捧着这一瑰宝,护着它,养着它,担着这沉重的担子,一头为坚守,一头为发展,并不停的尽我们所能宣传。我们坚信,只要我们不息的努力,中国国之瑰宝--本缂丝,不会走800前的老路,定会不断焕发出新的活力,迎接各种挑战,还中国缂丝一个完整的风貌。

  参考文献:

  [1] (宋、荘绰著)鸡肋编 《唐宋史料笔记 》 1983年3月1日 中华书局出版

  [2] 朴文英 《两件缂丝牡丹赏析》 2001年1月 《文物世界》杂志社

  作者简介:

  王玉祥,工艺美术师,江苏省工艺美术名人,南通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南通宣和缂丝所所长、南通工艺美术学会副会长。



关于本站  |  网站地图  |  收藏本站  |  联系我们  |  网站声明
Copyright 2013 南通工艺美术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江苏省南通市崇川区学田南苑36栋103室 苏ICP备1306346号